目前,我国纺织产业增长迅猛,棉花需求大量增加,而国内棉花产量有限,使得进口棉花紧俏,供不应求,导致国外供应商在品质控制方面有所放松,进口棉花品质下降。2006年,广东检验检疫局共检验进口棉花559批、139010.9吨、货值18419.0万美元,经检验对外出具品质索赔证书342批,占总批次的61.2%;重量索赔证书465批,占总批次的83.2%;共计索赔271.2万美元,索赔金额占货物总值的1.47%。
总体质量不容乐观
据了解,广东口岸全年进口棉花以SM、M级为主体,分别占棉花品级的33%和25%。进口国别有美国、澳大利亚、印度、马里、叙利亚等23个国家,其中以美棉为主体,占到货批次56%;其次是澳棉,占15.7%;印度棉占11.1%。
全年进口棉花质量以中上级为主,与上年进口低等级为主有所不同。上半年棉花质量水平较好,但下半年质量比较差,降级、降长比较多,细度、强力也有比较大的降幅。据统计,总体平均品级不合格率为4.1%,降级幅度从0.5级―2.5级;总体长度平均不合格率为5.9%;棉纤维细度和强力的质量降幅较大,马克隆值总体不合格率为5.2%,比去年上升3.6%,强力不合格率为3.6%,比去年上升1.13%。
除此之外,2006年的进口棉花还出现了一些特殊质量问题,少数批次发现有包号不清晰,有的棉包破损严重,有的棉花有污染、水湿、霉烂、掺假现象,这些质量问题给我国纺织生产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或经济损失。
进口棉花的检验检疫疫情形势也不容乐观。2006年检疫发现的不合格批次有27批,主要问题是被截获赤拟谷盗、米扁虫、热带火蚁、蟋蟀科、德国蜚蠊、拟齿谷盗、直翅目、拟步甲科、双翅目、蜘蛛等害虫,特别是从中截获了1批红火蚁。对此,广东局都按相关要求做了除害处理。
发现问题比较突出的批次
部分批次的进口棉花质量问题比较突出。
如开平检验检疫局在广东开平某纺织公司从马里购买的一批数量1528件、重量340620公斤、货值444400.97美元的棉花中,发现其中有一包棉花内部夹带有12条长短不一的金属锯齿条,其中最长的达46厘米,最短的9厘米。同时,实际过磅总件数1513件,与发票总件数相差15件,短包情况严重。棉花夹带金属锯齿条性质恶劣,如果不被及时发现,棉花中的金属锯齿条可能会在生产过程中严重损坏生产设备,金属锯齿条磨擦会产生火花,有可能点燃棉花导致发生火灾。检验检疫部门的严格把关,避免了一次重大生产事故和企业重大经济财产的损失。
番禺检验检疫局接受番禺某纺织染印有限公司报检进口的一批美国棉花时,发现该批申报重量为155770公斤、614包的棉花,实际到货净重为135085.4公斤,短重了20684.6公斤,平均每包短重达33.69公斤,短重率达13.28%。经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该国外供应公司由于正在进行内部机构调整,致使公司内部管理出现混乱。番禺局已对该批严重短重的棉花及时出具了索赔证书,索赔金额高达27246美元。进口企业现已顺利索赔。
货源不足造成质量下降
据广东检验检疫局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进口棉花品质下降,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高等级棉花货源不足,部分外商“高订低交”,以次充好;二是由于成交样品的制作和管理不科学、不规范,导致成交小样品质高于实际到货;三是供货商抓住国内企业急需用棉的特点,组织货源把关不严,蓄意掺杂使假。
检验检疫专家建议,鉴于目前进口棉花质量问题严重,国外供应商的欺诈行为造成进口棉花中出现的油污、水渍、掺杂劣质棉包的现象屡见不鲜,应进一步加强对国外供应商诚信度评估方案研究,采取措施对不良国外供应商的进口棉花严加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