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唇齿相依,同声同气。
“香港十年经历了不少的起伏,是很不平凡的十年,经受了很多考验,回归这十年香港取得的成果,不仅靠港人努力,也是与广东省合作所达成的。”香港特首曾荫权的一番肺腑之言让“老广”们颇为动容。
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先后通过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开放自由行、通关便利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政策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粤港两地间进出口贸易也持续蓬勃发展。
着力环境建设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香港回归以来,粤港两地来往愈加频繁,两地在深化落实CEPA上卓有成效,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据海关统计,1997年粤港实现进出口贸易额(含转口贸易)1051.9亿美元,其中广东对香港出口606.9亿美元,广东从香港进口445.0亿美元;2006年翻了三番,粤港实现进出口贸易额(含转口贸易)3505亿美元,其中广东对香港出口1712.6亿美元,广东从香港进口1792.4亿美元。
广东省外经贸厅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97年以来,为推动粤港经贸合作,双方主要以提高贸易水平为重点,着力推进贸易环境建设。据该负责人介绍,粤港双方主要通过举办座谈会以及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积极落实合作协议,加强合作交流。自2005年9月以来,粤外贸厅与香港工业贸易署不断完善联合应对贸易摩擦工作机制,及时通报粤港两地贸易摩擦案件情况。双方通过分别通报近年来广东公平贸易工作的有关情况及香港应对欧盟CDR光盘反倾销案的有关情况,并就双方下一步的合作进行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据了解,为了加大推进CEPA贸易便利化力度,2005年11月,广东省外经贸厅还与广东海关联合承办CEPA贸易便利化论坛网上咨询会,粤港澳三地有关部门联合在线回答企业咨询。
合作从“前店后厂”向全方位迈进
1997年以来,粤港两地经贸合作层次不断提升。继工业转移热后,香港服务业近年来呈现大举移驻内地的热潮。香港是广东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最主要来源地,据广东省经贸委的数据显示,仅去年至今年3月底,广东已吸收香港服务企业逾5670多家,实际投资逾373亿元人民币。其中,仅2006年,香港在粤设立服务业企业2180家,实际投资18.1亿美元。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丁力认为,香港服务业大举转移广东所传递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粤港经贸合作正从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前店后厂”、“前店后仓”的较低层次,向金融、服务、科技全方位合作的高层次迈进。
“这个动力一方面来自香港服务类产业经过多年积累提升后,已形成大举外溢的张力;另一方面,还来自内地特别是广东近些年在打造世界级制造业基地过程中,生成了对高端服务业的强大需求和诱人的市场潜力。”丁力说:“这些动力促使香港服务业目前大举转移内地,并迅速构建起粤港两地共赢的产业对接的新格局”。
吸引香港企业来粤投资和贸易,广东打了一张很重要的牌――经贸交流会。“自1998年以来,广东省政府每年在香港举办经贸交流会,促进香港企业来粤投资和贸易,已经形成一个知名品牌。”广东省经贸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重点引导民企对港投资
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广东全省经核准在香港设立和增资的企业共760家,协议投资33.3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28.3亿美元,对香港地区投资规模约占我省境外投资总规模的60%。仅2006年,广东企业与香港有关企业和单位签订承包工程和劳务合同额共1.6亿美元,占了全省的3.2%。
广东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第六次联席会议以后广东省外经贸厅编撰了《CEPA与广东外经贸发展》,其中就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将此成果发给了省内各有关企业,作为开拓香港市场的参考。同时,还联合香港投资推广署和驻粤经贸办共同编印了《手把手助广东企业投资香港》办事指南,为企业投资香港提供一站式的政策指引服务。
2006年粤港经贸合作交流会期间举办的“立足香港、迈向国际――广东企业如何利用香港进军国际市场专题研讨会”,特邀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和专家介绍如何发挥香港优势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帮促广东省企业到香港投资发展和利用香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同时,为了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广东省外经贸厅还与香港贸发局联合举办了5期“广东企业赴港发展高级培训班”,共组织全省240多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赴港培训,深入了解香港投资营商环境,包括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市场推广、法律、金融和人才政策等多方面内容,为企业今后到香港投资,利用香港的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