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市场大米价格迅猛上涨的影响,国内最大的大米进口省份广东,今年以来进口大米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据海关统计,2007年上半年,广东进口大米19.9万吨,价值9450.6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6.6%和20.4%,进口均价达到474美元/吨,上涨幅度达到25.6%。
库存减少产量下降
今年广东自东盟进口大米均价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全球对大米的强劲需求使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创下近10年新高。美国农业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06/2007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为4.165亿吨,比原先的预测低了90万吨,供需缺口超过250万吨;2007/2008年度全球大米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370万吨。全球大米期末库存预计连续第7年下降至7200万吨,是自1983/1984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大米库存的不断下降也使国际市场大米维持在高位。作为大米国际市场价格指标的泰国贸易交易委员会6月份大米平均出口价格已超过400美元/吨。
供需缺口扩大之下,部分大米主产国产量却有所下降。据悉,2006/2007年度巴西、缅甸和泰国的产量比上年有所下降,澳大利亚因干旱导致其2007年即将收割的大米产量更有可能大幅下降88%。有专家表示,由于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使其下游的化肥及燃料油等大米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灌溉、收割、脱粒等生产成本相应提高,部分大米主产国的农户因大米生产效益降低转向生产效益更高的谷物、水果和蔬菜,估计今后全球大米减产的效应仍将在一段时间持续。
泰铢升值推高米价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大米主产国主动大幅缩减出口量,例如缅甸,2003年前大米年均出口量约为80万到100万吨,2003年该国决定必须在优先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出口大米,其后缅甸大米的出口量仅为每年18万吨左右。越南今年头5个月出口大米也大幅减少14%。
除了部分大米主产国产量及出口量减少使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坚挺之外,海关分析报告指出,泰铢的大幅升值也使以美元标价的大米价格高涨。据数据,至今年6月底,泰铢对美元汇价比今年初升值已超过17.6%。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货币大幅升值,直接带动大米出口价格上涨。
越南米“趁虚而入”
海关表示,尽管国际市场上大米价格持续上涨,但国内大米供应还是比较充足,居高不下的价格使广东人对高价进口“泰国米”的消费需求有所下降,转而购买更为便宜的“越南米”。据统计,上半年广东从泰国进口大米大幅下降36.9%,自越南进口大米却大幅增长53.8%,原因是“泰国米”进口均价高达474.5美元/吨,而“越南米”进口均价仅为410.4美元/吨,进口量一升一降,价格杠杆作用明显。 (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