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动态 行业动态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 珠三角5万港企将转移或转型

发布时间:2007-08-01  

 
 


  在珠三角投资的港企超过5万家,多为中小企业,内地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对这些企业的影响如何?港企如何转变、转型?

  港商陈锦在广东顺德的工厂规模越来越小。

  “两年前我就在江西赣州开设了分厂。”从事电子塑料产品生产的陈锦说,“江西仍然提供‘免二减三'的税收优惠,而且现在泛珠内陆的平均工资只是珠三角地区的1/3左右。”

  加工贸易调整引起成本大幅上升,而内陆地区拥有的低廉人力成本,是吸引珠三角港商转移的卖点之一。不过,江西年轻人多选择到广东等地打工,导致当地劳动力不足。陈锦的工厂今年只招到100多名工人,远远少于计划中的发展规模。

  转移?转型?对于大部分在珠三角投资的香港企业来说,是个难题。

  曾经受惠于内地贸易政策的香港企业,在新一轮贸易政策下,有些进退失据:原地转型,缺电、缺人等痼疾仍然存在,地价、环保标准、工资成本等新问题又接踵而至;转移别处,也面临物流成本飙升、配套服务薄弱、招工困难等困扰。

  “内地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对香港企业的影响确实很大。”香港中小企业总会副会长冯健强对本报记者表示,港企的转变势在必行。

  一万家港企或停产

  7月23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44号公告),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的企业,实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即企业在合同备案时,须缴纳台账保证金)。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陈镇仁表示担忧,“44号公告首次把1800多类商品列为出口限制类,与以前公布的目录只为限制进口类商品的做法不同。”

  商务部产业司司长王琴华还向记者透露,今年内将在7月1日调整和取消出口退税的产品范围内,出台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

  香港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近期发布报告《内地加工贸易政策对香港的影响》指出,超过1万家在珠三角投资的港企可能停产或收缩。

  根据香港工业总会的最新数据,目前在珠三角投资的香港厂家共有5.75万家,雇用工人960万名。其中15.5%属于一般贸易,34%属于进料加工,47.4%属于来料加工,3.2%属于其他方式。

  按照原有政策,加工贸易产品在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时,不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最终产品出口也不享受出口退税。但是如果原材料被列入“禁止类”,必须按照一般贸易规则进出口。而"限制类"商品则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在进口料件时,由海关收取与应征关税、进口环节税等值的保证金,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加工出口并办理核销后,再将保证金及利息予以退还。

  在对珠三角港企的调查中,有55.3%的企业表示,如果进口原材料时要缴付全数的关税和增值税作保证金,实行台账“实转”,将对流动资金构成沉重负担。有10.5%的企业表示,如果所需原辅料件被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将会因成本上升而导致停产或收缩。有73.2%的企业反映,可能会不适应而被迫结业或收缩。按此推算,最坏的情况将导致1万家港企停产或收缩,250万内地生产工人的职位受到影响。

  不过,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主席冯国经强调,这也是港商升级和转型的契机,有助于港商向高增值和环保产业发展,转向内地庞大的内销市场。负责上述报告的小组主席、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林天福对记者表示,以“来料加工”形式在珠三角生产和出口的港商,必须改为“三资企业”。

  改革开放初期,港商进入珠三角投资,大部分采取"来料加工"方式与当地政府合作,制造出口产品的企业能够享受较为吸引的投资政策。冯健强解释说,两税合并之后,虽然改为"三资企业"不能享受额外的税收优惠,但在加工贸易新政的影响下,"三资企业"可以开拓内销市场,有助于产业升级。

  部分转移催生新型分工模式

  转型毕竟是伤筋动骨的大举动,转移阵地则相对容易。

  香港贸发局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37.3%的香港企业已计划把全部或部分生产,从珠三角迁往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以及泛珠其他地区。

  其实,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只是企业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近几年珠三角投资环境发生转变,一方面受能源、土地、劳工等瓶颈因素制约;另一方面,广东为促进产业梯度转移,也提高了环保标准。目前加工贸易的边际利润已经从5年前的18%下降为10%左右。前述报告也建议广东省政府加快兴建一批有中央排污设施的环保园,作为港企搬迁的选择。

  部分转移的现象形成了新型的“前店后厂”分工模式,产品的研发设计、物流销售等环节仍然在珠三角,而产品的生产环节则迁到成本较低的内陆或周边地区。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延伸以及投资环境的改善,处于工业化后期的珠三角产业加速了向周边的“扇状转移”。2005年开始,广东省力推珠三角和山区共建产业转移园区,在全省18个已被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中,港商投资额达18.4亿元,超过总投资额的80%。生产成本降低是对港资企业的最大吸引力。在用地方面,产业转移园区每平方米的建筑成本较珠三角低250元左右,水电等费用也可大幅降低。

  近年越南概念在香港盛行,有不少港商选择将加工厂向越南等境外地区转移。一些生产蜡烛的港商已经在越南开设分厂,以降低产品出口到美国的成本。前述港商陈锦就表示,对于香港企业来说,越南确实具有吸引力。越南的环保标准目前仍然不算严格,电力充足,人力成本也相对较低。

  高技术产业成为转型突破口

  尽管在香港贸发局的调查中,大部分港商都认为,长远来看,转型升级才是发展方向,不过这是需要大量资金的长线投资。有部分港商表示,内地没有明确一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办理解除海关监管的时间长达6-9个月,会影响正常生产。

  因此,大珠三角委员会的报告建议中央政府,为港企由“来料加工”改为“三资企业”提供清晰指引和特别宽松安排,使企业可在短时间内改变原地、原厂、原工人、原业绩注册模式和法人登记,继续生产经营并发展内销。同时接受加工企业以“银行保证”或“保险保单”为台账保证金,减少企业因“实转”要求而面临资金周转困难。

  事实上,今年5月和7月,商务部和港澳办先后两次到香港、澳门了解情况,并在香港的要求下,把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的发布时间从5月推迟到7月。同时应港商要求,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近期将到广东调研,准备给港资加工企业获得进出口权和开展来料加工提供一站式服务。

  香港贸发局总裁林天福说,香港特区政府也应该协助港商把业务重心由出口转至内销市场,加强推广“香港品牌”,协助企业解决转型期的财政困难。

  一向奉行不干预市场的香港政府,正以科技产业为突破口,帮助港企加大研发力度,朝着高增值方向发展。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深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早在2004年就签署了协议,共同组建的深港生产力基地将于今年10月投入运营。初期设有6个中心,提供环保技术、电子及汽车技术、软件及动漫产业、科技转移、管理咨询,以及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等支援服务。

  深港生产力基地的总投资额为港币154万元,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占65%,将采取自负盈亏的模式。不过,生产力促进局总裁冯永业表示,因为该基地属于非牟利组织,所以只会以取得收支平衡为目标。“深港生产力基地标志着生产力促进局推动内地与香港科研产业合作的重要里程。”冯永业说,基地将协助两地企业创新产品和科技,推动工业升级转型,也可以进一步支援珠三角的港商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
返回